【经验分享】爱孩子要从良好的沟通开始
作者:博瑞智家庭教育 时间:2014-11-18 14:43 点击: 次
“如果上天能够重新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和孩子好好沟通,不会批评他。”这是一位父亲在痛失14岁儿子之后说出的话。亲子教育专家
董进宇教授说,其实爱孩子要从良好的的沟通开始的。
有很多父母因为不能和孩子进行沟通而感到困惑和苦恼;有很多孩子因为不能和父母进行正常交流而无奈和焦虑,本应该通过沟通就能解决的问题,反而因为彼此之间不了解,让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亲子之间的沟通已经给亲子关系设置了一道很大的障碍,并且制造出了很多不应该发生的悲剧。父母把责任归咎于孩子不听话,孩子却说父母不理解自己。
不管是父母的不理解还是孩子的不听话,其实,根源就是亲子之间缺少沟通或者是沟通的方式和方法出了问题。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很多父母所采用的并不是心平气和的和孩子进行沟通,而是采用了一些过激的方法对待孩子,没有沟通做前提的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
在家庭环境中,父母有绝对的权威,处于一种主导的地位,而孩子处于弱势被动的地位,这种家庭成员的地位排序就给沟通明显的确定了角色,父母是沟通的主体,而孩子是受体,也就是父母说的多,孩子听的多。可是,对于沟通的考量,并不是说得越多就证明沟通的越好,而是,在沟通的过程中听到了什么,才决定着沟通的质量。父母不仅仅会说更要会听,才能让沟通发挥应有的作用,才不至于因为沟通不畅而让亲子关系变得紧张。
是孩子不听话,还是父母的沟通模式出了问题?从亲子之间所发生的问题可以判断,在某些情况下,并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因为父母和孩子不能进行很好的沟通,才引发了问题。那么,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父母错误的沟通模式呢
主观判断当做事实依据
父母总以为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就是事实真相,把所看、所听、所想、所感,用自己片面的价值观进行衡量,根本就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从不考虑,同样的一件事孩子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感受又是什么。自以为是是这类父母的代名词。甚至有的父母用粗暴的方式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主观判断,命令和恐吓孩子听自己的话。这种沟通模式会让孩子从心理上产生挫败感,并且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容易让孩子回避困难和问题,形成退缩和逃避的人格。
消极情绪不利问题解决
情绪是良好沟通的前提,有的父母在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往往会把问题扩大化、夸张化,本来不是孩子的问题,由于心情不好,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就很容易把负面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这时候孩子就成了替罪羊,成了父母发泄情绪的牺牲品。如果父母在自身有消极情绪的时候和孩子进行沟通,就会形成一种预设的心理投射,把自己的问题投射到孩子身上。还没有开口说话,就已经吹胡子瞪眼了,势必会而影响沟通效果。父母带着情绪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其实是维护自身权威的一种方式而已,已经失去了沟通的实际意义。
语言习惯成为罪魁祸首
“你怎么就这么笨”、“给你说了多少遍,就是不听”、“不听话,看我怎么收拾你”、“哭,除了哭,你就不会点别的啊?”等等。这些话父母们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这是很多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话,父母对孩子说这些话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让孩子听自己的话,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可是,这种说话的习惯,并不能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只会打击孩子,让孩子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如果父母一张嘴就是这些负面的语言,孩子就会慢慢地关闭心灵的大门,不再和父母说心里话了。
臣服权威盲目怀疑孩子
只听信老师的一面之词,把老师说的话当“圣旨”。今天老师说你的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于是,回到家中对孩子进行教育批评,大道理讲了一大堆。明天老师又说你的孩子欺负其他的同学,还打了人家,于是,回到家中不问青红皂白就打孩子为什么惹是生非,骂孩子怎么这么不省心。老师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也会出现偏差,所以,当遇到问题的时候,父母不要把老师说的话不加分析的完全接收,一定要听听孩子是怎么说的,这种情况父母要起到调解员的作用,而不是听之信之的“复读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已经证明了,如果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出了问题,那么孩子的教育就一定会出问题。作为家长我们必须明白,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就构成了孩子的无形空间。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为杰出的人,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建立与孩子之间良性的亲子关系,当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正常时,我们才有可能对他们进行指导,才有可能培育出他们健全的人格。
如果你在教育孩子身上有疑惑,欢迎您来参加我们每周开设的免费家长沙龙,在沙龙上你不仅可以学到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你还可以与一大批教子成功的优秀父母进行交流、学习。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线咨询亲子教育老师,或者加加入董进宇家庭教育交流群(QQ:302287770)和博瑞智亲子教育交流群(QQ:132079322)来和专家进行讨论。